9月29日,中國航天再添一型“百發”火箭。
11時,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二丁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順利將試驗三十號衛星01、02星送入預定軌道,圓滿完成其第100次發射。
長二丁火箭是繼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之后,中國第二型突破百發的單一型號運載火箭。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是一款常溫液體二級運載火箭,700公里高度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1.3噸。
1990年,為滿足新一代返回式衛星發射需求,長二丁火箭啟動研制。1992年,長二丁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正式成為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家族”的一員。
30多年來,長二丁火箭保持全勝戰績,憑借可靠性高、性能優異和安全性好等特點,成為中國近地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發射的主力運載火箭。
截至目前,長二丁火箭已將300余顆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為中國空間科學探索搭起“天梯”,有力支撐科學探測、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它搭載的衛星類型涵蓋遙感、測繪、空間科學等多個領域,“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羲和號”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等,都曾是它的“乘客”。
此外,長二丁火箭還承擔了多次國際發射服務,在國際市場上打造了中國航天的響亮名片。2012年的土耳其衛星發射任務,是長二丁火箭首次承擔國外衛星發射任務。此后,它又為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荷蘭、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國際客戶提供優質發射服務,持續拓展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國際市場。

9月29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其第100次發射。王胤杰 攝
回顧百發戰績,長二丁火箭創造了中國運載火箭多項紀錄。2022年,長二丁火箭在酒泉、太原、西昌三大衛星發射中心實現15戰15勝,創下中國運載火箭單一型號年度發射次數紀錄;2023年,長二丁火箭一箭41星成功發射,創下國內一箭多星發射紀錄。
從第1發到第50發,長二丁火箭歷時28年;第二個50發,長二丁火箭僅用5年多時間。“在中低軌發射任務中,長二丁火箭一直占據著重要席位,特別是2022年以來,長二丁火箭馬不停蹄地進入高密度發射新階段。”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馮淑紅說。
從最初兩年一發的謹慎探索,到如今一年10余發的高密度馳騁,長二丁火箭這位“老將”通過技術創新,展現出鮮活生命力。
從返回式衛星無整流罩發射到多種型譜整流罩發射,從單星發射到多星搭載、串聯、并聯、上面級、堆疊等多種發射構型,長二丁火箭不斷突破能力,整流罩可用空間一步步深度挖潛,多星發射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再如,它的“能量心臟”箭上電池也經歷了多次換代。早期,長二丁火箭的箭上電池采用傳統鋅銀蓄電池。隨著發射任務日益增多,2020年,其遙測系統的箭上電池首次替換為三元體系鋰離子蓄電池,新型電池比能量大幅提升,直接為火箭“減重提效”。2022年,長二丁火箭實現“全箭鋰電化”,更精準匹配火箭“短周期、高密度”的任務特性。
百發任務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未來,這位長征“老將”將繼續刷新中國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太空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