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溪區
深耕法治“試驗田” 繪就發展“新畫卷”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小弓 通訊員 易 松 譚小梅
“生活中難免會與人產生矛盾糾紛,以前‘扯皮拉筋’多,后來多次參加法治宣傳月活動后,我學會了正確處理,也懂得不能因一時沖動、逞強而觸犯法律……”日前,岳陽市云溪區長嶺街道居民李建國提起自己的學法感悟,贏得身邊朋友的一致認可。
這樣的變化,源于云溪區在全面依法治區方面的深耕細作。
8月27日,云溪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2025年第一次會議如期召開,傳達省市會議精神、審議年度工作要點,3家單位“一把手”現場述法,并直面問題、部署任務。這場會議不僅是對過去一年依法治區工作的“復盤”,更勾勒出以法治護航區域發展的清晰路徑。
從高規格會議的統一部署到多部門落實的集體展現,從田間地頭的執法巡查到政務大廳的高效服務,從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到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云溪區正以法治為筆,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述法亮“答卷”:
壓實責任破解領域難題
“全年開展農資打假、長江禁漁等專項執法40余次,但普法宣傳質效不高、執法與監管銜接不足仍是短板。”“跨區域聯合打擊非法采砂成效顯著,但依法決策能力和法治宣傳力度還需加強。”在云溪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會議現場,區農業農村局、水利局、長嶺街道的“一把手”依次上臺述法,既曬出亮眼成績,又不遮不掩地指出問題——這種“紅臉出汗”的述法機制,已成為該區壓實法治建設責任的重要抓手。
區農業農村局交出的“答卷”里,藏著守護民生的溫度。2024年,該局聚焦群眾關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多形式開展“3·15農資打假”“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月”等普法宣傳活動2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10000余份,有效提升群眾的法治意識。在長江云溪段,該局與漁政、公安等部門聯動,全年教育勸導違規垂釣人員443人次,行政處罰非法捕撈和違規垂釣案件11起,罰款3.2萬元,實現“十年禁漁”階段性成效。
區水利局的實踐,凸顯了安全兜底的力度。針對近年防汛的多變形勢,該局超額完成爭項爭資目標任務,投入1.26億元用于重大項目建設、山洪災害防治、水利工程維修養護、防災救災、庫區移民、水毀修復等,為云溪區安全度汛筑牢水利基石。同時,該局聯合湘鄂邊界河段水利、長航、海事等相關部門多次開展“清江行動”,確保長江干線云溪段“零非法采砂反彈”。
作為服務重大產業項目的“前沿陣地”,長嶺街道的述法注重基層治理的精度。2024年,該街道整合司法所、法律顧問、黨政辦等多方力量,在乙烯項目征地拆遷工作中,對涉及征收的53個組的村規民約、土地款分配方案依法進行備案審查,從源頭上精準施策、減少矛盾糾紛。同時,組建“法治宣講隊”開展政策解讀,完成43個組的土地款分配工作,全年依法拆除違法建設74處7900余平方米,簽約土地1030畝、遷墳1151冢,保障項目順利落地。
“述法不是終點,而是改進工作的起點。”云溪區委書記、區長、綠色化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蔣春艷表示,通過“一把手”述法,既壓實了“第一責任人”職責,又找準了法治建設的堵點,為后續工作指明了方向。
精準破“堵點”:
法治賦能治理與民生
“除了必要的執法檢查,現在基本上少有部門到企業來,我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產品線上。”湖南睿熙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景和對涉企行政檢查的新變化贊不絕口。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是云溪區的深刻共識。
“入企執法頻繁”此前一度成為企業反映的問題,該區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檢查“掃碼入企、聯碼督查”機制,企業掃碼即可查看執法人員資質、檢查事項,檢查結束后還能進行評價反饋。2024年,云溪區涉企檢查次數同比減少30%,企業滿意度大幅提升。同時,區司法局牽頭為企審結合同糾紛案件548件,調解撤訴結案247件,為企業挽回損失2378萬元,積極辦理涉企審執案件118件,執行到位近3500萬元。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性侵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多發態勢,區公安分局聯合法院、檢察院建立“快速偵辦、精準起訴、從嚴審判”機制,2024年破獲電詐案件25起,為群眾挽回損失280余萬元;區教育局聯合司法局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邀請法官、律師走進27所中小學,通過模擬法庭、案例講解等形式,覆蓋學生超2萬人次,筑牢未成年人法治“防護網”。
云溪區還加快推進基層法治陣地建設,培育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2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6個,建成村級法治文化宣傳陣地57個,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進行法律咨詢、接受法律援助。2024年,云溪區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16件,調解矛盾糾紛1493起,成功率達96.57%,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織密“保障網”:
凝聚依法治區強大合力
“全面依法治區不是‘獨角戲’,需要各方協同發力,才能讓法治真正成為云溪發展的‘硬支撐’。”云溪區委依法治區辦主任周擁軍表示,為確保依法治區工作落地見效,該區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群眾參與”的工作體系。
區委依法治區委員會統籌全局,制定《2025年全面依法治區工作要點》,將法治建設任務分解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速法治政府建設”“健全公正執法司法制度”等6大類22項具體任務,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各協調小組按職責分工推進工作,如“執法協調小組”聚焦行政執法規范化,開展執法人員培訓20余場;“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牽頭推進“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督促43個部門完成年度普法任務。
該區充分發揮區委黨校作用,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干部培訓必修課,2024年舉辦法治專題培訓班6期,培訓干部900余人次;健全法治人才激勵機制,從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選拔20名優秀法治人才,組建“依法治區專家庫”,為重大決策提供法律意見。同時,充實基層法治力量,為5個鎮(街道)司法所配齊專職司法協理員,在57個村(居)配備不少于3名“法律明白人”,打通法治建設“最后一公里”。
此外,該區完善全面依法治區考核評價機制,將法治建設成效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
如今,依法治區的成效已轉化為云溪高質量發展的動能:云溪區連續三年獲評“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市區”,湖南石化年產100萬噸乙烯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10個駐點幫扶村集體經濟年均增長28%……俯瞰云溪大地,法治的陽光正照亮高質量發展的每一個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