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日報4月29日訊(通訊員 付琴 周星亮)“一棵油茶樹,百年搖錢樹”。在岳陽縣長湖鄉,2.3萬畝油茶林正上演著“綠果變金果”的生動實踐。當地創新“公司+農戶+基地+村集體經濟”模式,推動油茶產業鏈條化發展,讓小油茶“煉”出大產業,走出了一條生態富民的新路子。
當前,正值油茶管護的關鍵時期,在長湖村鼎峰油茶專業合作社油茶種植基地,農戶們正忙著追施有機肥、修剪枝丫,長湖村黨總支書記敖眾歡則穿梭林間,現場指導剪枝技巧,確保管護到位。
長湖村搶抓農時,組織農戶對油茶林進行科學施肥,為今年油茶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科學管護帶來的效益正在不斷顯現,如今,這片綠意盎然的油茶林已成為村民增收的“綠色銀行”。
長湖村黨總支書記敖眾歡說:“自從有了油茶基地,我們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50萬元,其中包括油茶種植和加工企業分紅。”
目前,全鄉油茶產業年產值已達4500萬元。這一喜人成績的背后,是長湖鄉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多方聯動共同發力的結果。長湖鄉共有油茶種植面積2.3萬多畝,采用“公司+農戶+基地+村集體經濟”經營模式,依托岳陽強湖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省級示范基地——鼎峰油茶專業合作社產業發展基礎,不僅能解決就業280多人,人均月增收超2000元,為油茶種植與管護提供充足的勞動力,還帶動300余戶農戶種植油茶,提升油茶產業發展積極性,擴大種植覆蓋面。
長湖鄉黨委副書記貴琳說:“在油茶的種植上,政府是大力支持的,對新增的油茶林及改造的油茶林,都給予了政府補助,并且鼓勵農戶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種植,近兩年免費發放的油茶苗有三萬多株。”
在政策扶持和農戶積極參與的雙重推動下,長湖鄉油茶產業逐步從傳統種植向精深加工轉型升級。2024年,長湖鄉依托油茶種植資源優勢,引進強湖山茶油精煉加工項目落戶長湖,該項目是長湖鄉首個油茶全產業鏈生產基地,也是目前全縣最大的山茶油種植、工藝研發、壓榨生產的生產基地。現已投產運營,年生產精煉茶油3萬多公斤,主要生產的是“巴陵籽”“長湖山”牌茶油,通過精深加工,油茶附加值提升28%。
長湖鄉黨委副書記貴琳說:“我們將堅持‘產業先行’工作思路,聚焦縣委、縣政府‘兩主兩特四優’產業發展定位,著力構建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促進鄉村產業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從科學種植到精深加工,從單一生產到全產業鏈發展,長湖鄉的油茶產業正煥發出蓬勃生機,這片“綠色銀行”將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勁的動力,讓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讓長湖的油茶香飄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