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督查激勵為杠桿 撬動城市發展新活力
蔡華波
4月1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湖南省人民政府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抓落實督查激勵實施辦法》,如同一場“及時雨”,為全省各地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能。作為湖南的重要門戶城市,岳陽更應牢牢把握這一政策機遇,以督查激勵為支點,撬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
此次督查激勵機制的最大亮點,在于徹底摒棄了以會議文件、留痕打卡等形式主義內容作為評價標準的傳統模式,轉而聚焦工作實效,采用量化、客觀的指標體系進行科學評估。這一轉變對岳陽而言意義非凡。以石化產業為例,過去企業和相關部門往往疲于應付各類材料報送和會議記錄,如今可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等核心工作中,切實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實現從“重形式”到“重實效”的根本轉變。
在參與督查激勵評選過程中,岳陽應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經濟領域,城陵磯港作為長江中游重要水運樞紐,是發展臨港經濟的黃金支點。建議進一步加大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同時完善配套產業鏈,打造“港口+產業+物流”的立體化發展模式。此外,臨湘浮標、華容紡織等特色產業也需重點培育,通過政策扶持、品牌打造、技術升級等手段,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在督查評價中展現岳陽經濟發展的特色與亮點。
生態保護方面,肩負著“守護好一江碧水”的特殊歷史使命與時代重任。近年來,通過系統治理,長江岳陽段水質優良率持續保持100%,洞庭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未來可重點推進三項工作:一是實施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構建更完善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二是發展綠色循環產業,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三是整合岳陽樓、洞庭湖等資源,打造“生態+文化+旅游”的特色產業鏈,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此外,岳陽還應在優化營商環境、科技創新等方面積極作為。簡化行政審批流程,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鼓勵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和創新,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岳陽在推動發展的督查激勵過程中,必須避免形式主義和虛假行為。應嚴格遵守規定,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確保工作成果真實有效。同時,需積極吸取其他地區經驗,持續改進工作。
督查激勵為岳陽發展帶來新機遇。岳陽應利用這一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七個岳陽”建設目標,在全省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