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日報4月23日訊(通訊員 周月)田野春潮涌,春耕正當時。在云溪區各田間地頭看到,各類智能農機大顯身手,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農戶們搶抓有利天氣忙著早稻插秧,為來日豐收播下希望,跑出春耕生產“加速度”。
4月18日,在陸城鎮白泥湖村,一片繁忙的生產景象,數臺大型拋插秧機在水田間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轟鳴聲,一盤盤嫩綠的秧苗通過傳送帶精準插入水田,轉眼間便織就成行行新綠。
種植大戶姚林有著多年的種植經驗,采用機械化運作讓他嘗到了糧食生產的甜頭,今年稻蝦養殖有1500余畝。“今年我們全部采取機插秧,省時省工,生長迅速,產量高。”姚林說道。
據了解,以前田塊小、道路窄,農機進不來,插秧全靠人工,一天最多插0.7畝。經過田改后,田塊平整、溝渠暢通,插秧機一天能作業35畝,效率提高50多倍。
“傳統的人工插秧模式,每畝農田需要2至3人,現在用機插機拋機械化作業每畝地能節約人工成本約230元,省時又省力。”種糧大戶郭兵站在田埂上,看著剛插完的秧苗,滿臉喜悅。
為落實早稻生產面積,降低農戶種糧成本,云溪區出臺了一系列獎補政策,對機械購買、育秧、稻種等都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鼓勵農戶科技種糧。同時,區農業農村局投入88.7萬元購置19臺農機設備,并通過“理論培訓+現場觀摩”的方式,切實提高全區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目前,云溪區7330畝早稻已陸續進入插秧階段。當地農戶搶抓農時,依托農業機械化力量,加速栽插進程,為早稻豐產豐收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