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日報4月22日訊(通訊員 繆佳)4月21日,走進汨羅市桃林寺鎮永紅村林下經濟產業園,一幅美麗畫卷便在眼前鋪展開來。1300畝芍藥花海如霞似錦,在碧根果經濟林下肆意綻放,連綿成片。
花叢中,村民黎建華正和十余名工友彎腰除草,汗珠順著臉頰滴落泥土,笑意卻從眼角漾開。他說:“這片芍藥地可是我們村的‘聚寶盆’,去年開始在家門口干活,每天穩穩當當地拿140元工錢!”

曾經,永紅村也面臨著集體經濟發展的困境。2023年,該村轉變思路,以“資源換資金”的方式,將1300畝閑置土地流轉給農業科技公司,打造出“碧根果+芍藥”的立體種植模式。
村黨總支書記余坤站在花海中,向筆者介紹道:“芍藥渾身都是寶,根莖可入藥、籽粒能榨油、花朵可用于觀賞。更重要的是,其根系固土保水能力突出,讓這片原本沉寂的土地真正活了起來,不僅景色美了,還讓大家富了起來。”
據悉,芍藥種植周期相對較長,一般需要4年才能收獲。屆時,預計每畝可產生8000元的收益。“林下種植芍藥這一模式,實現了‘土地增綠、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的多重目標。”余坤說,永紅村將繼續整合資源,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將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優勢,推動形成“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良性循環,為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