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日報4月21日訊(通訊員 謝建 周小珺)四月的白塘鎮,枳殼花開正盛。走進白塘村枳殼種植基地,只見瑩白的枳殼花綴滿枝頭,春風拂過,花瓣紛紛飄落,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村民李大姐正在花間忙碌,“這花兒不僅好看,更是我們增收的‘搖錢樹’呢!”她笑著說。
枳殼,這個看似普通的植物,在白塘鎮卻演繹著不平凡的產業故事。2023年初,白塘鎮黨委政府經過多方考察,最終將枳殼果樹確定為庭院經濟主推樹種。如今,漫步在白塘鎮的鄉間小道,隨處可見村民房前屋后栽種的枳殼樹,全鎮散戶種植已達1.6萬余株,集中種植面積超過3000畝。
在藍光亮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產品展示廳,各類枳殼深加工產品琳瑯滿目。公司董事長孫藍田拿起一包枳殼陳皮茶介紹道:“從花到果,枳殼渾身都是寶。花可觀賞,果可入藥,還能加工成各類健康食品,實現了一顆果的多元價值。”
據了解,該公司采用“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目前已發展枳殼種植基地2300多畝,帶動農戶零星種植近2000畝,年產值有望突破5000萬元。“種植枳殼,每畝每年能讓農民增收3000多元。”孫藍田說。
從單純種植到精深加工,白塘鎮的枳殼產業正在不斷延伸產業鏈條。2024年,僅售賣給藥企的枳殼,畝均純利潤就達1200元。通過科技特派員的指導,還成功研發了枳殼陳皮、枳殼陳皮茶等多品類產品。
“今年我們新種植了40畝黃金茶,計劃研發以綠茶為茶底的玳玳花茶(枳殼花)。”如今,枳殼產業已成為白塘鎮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這顆小小的果子,正帶領當地群眾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