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風拂卷,書香滿城。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岳陽日報教育新聞部特別推出“書香四月·悅讀人生”主題報道,從書香校園建設、師生經典共讀、名師導讀佳作等多元角度,記錄全市師生共品文字溫度、聆聽思想回聲的動人故事,遇見更遼闊的世界與更豐盈的自我。
岳陽市第二中學九年級654班 賀鈺淇
親人的離世不是一場暴雨,而是此生漫長的潮濕。
舅舅離世后,我偶然閱讀了臺灣女作家三毛的作品《夢里花落知多少》。這本書里,這個自由不羈的靈魂因為丈夫荷西的離世,似乎變得和我一樣悲痛與頹唐。
“每想你一次,天上掉下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落下一滴水,從此形成了太平洋。”書中的字里行間,飽含一位孀婦對丈夫的思念。三毛與荷西本出生于不同國家,是堅貞的愛情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結婚六年,三毛的身體越發不好,本以為自己大限將至,卻沒想到因為一次潛水工作的意外,先離去的是荷西。
“夢里,由臺灣再回到島上來,卻怎么也找不到那座常去的孤墳;夢里,撲跌在大雪山荻伊笛的頂峰,將十指挖出鮮血,而地下翻不出我相依為命的人。”讀到此處,我深切理解了親人逝世的痛楚。舅舅離開那天,電話那頭傳來舅媽哽咽的聲音。我并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我一直以為舅舅只是生了一點小病。在我印象里,他健康強壯,是藍天救援隊的一員,盈滿笑容的臉上,堅毅的眼眸和藹而有生氣。依然記憶猶新他把我高舉過頭頂,讓我觸摸房檐上的冰錐,忘不了他與我爭奪電視遙控器,帶我去廣場上看飛機。點點滴滴在腦海中翻滾跳躍,卻讓我抓不住那個高大的背影。那段時間,我也曾迷茫人生無常,上課時思緒游走于生命的意義之中,后悔沒能陪舅舅度過最后的時光。
是三毛的這本《夢里花落知多少》讓我明白了,倘若無法回到過去,那就從現在起好好珍惜身邊的人、事、物,重新擁抱生活。
“我迎著朝陽站在大海面前,對自己說,如果時光不能倒流,就讓這一切,隨風去吧。”三毛最終走出了陰霾,明白不能沉溺于過去。或許荷西在天上,更希望看到她做回那個浪漫、真性情、勇敢瀟灑的三毛。“山河歲月,綿綿地來,匆匆地去。”在這個世界上,苦難和死亡是尋常事,我們必須接受獨屬于自己的那一份挑戰。雖然舅舅已不在人世,但我仍能看到一群與他一樣助人為樂的救援英雄,為我們撐起藍天,我長大后也愿成為這樣的人。我們有時無法留住親人,但不能過度悲傷,重新定義生命、用力擁護生活、珍惜當下才是我們應該去做的。
三毛的《夢里花落知多少》以細膩的筆觸寫給漸漸走出陰翳的自己,也寫給每一位處于失意與悲傷中的都市夢游人。她的文字,給予了我成長動力,回響于每個人柔軟的心田。
與其在廢墟中清理碎片,不如蓋一座新的花園。每一位失意人都應走出陰霾,擁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