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風(fēng)拂卷,書香滿城。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岳陽日報教育新聞部特別推出“書香四月·悅讀人生”主題報道,從書香校園建設(shè)、師生經(jīng)典共讀、名師導(dǎo)讀佳作等多元角度,記錄全市師生共品文字溫度、聆聽思想回聲的動人故事,遇見更遼闊的世界與更豐盈的自我。
一朵朵嬌艷的花瓣,攜帶著往昔的芬芳,交織融合,編織成一座絢爛多彩的花園,它便是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在這部作品中,魯迅先生以他那細膩而深邃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幅童年的畫卷,讓讀者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那個充滿純真與歡笑的時光隧道之中。
《朝花夕拾》不僅僅是一部記錄魯迅先生童年趣事的散文集,更是一部蘊含了他對舊中國社會深刻洞察的力作。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在智慧與批判的光芒下熠熠生輝。在《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一文中,阿長的形象雖然粗俗,但她對魯迅先生的關(guān)愛與照顧,卻讓人感受到了一份溫暖與真情。這篇文章也隱含了對封建禮教的深刻批判,揭示了其對人性的束縛與壓抑。《五猖會》中,魯迅先生回憶了自己小時候?qū)ξ宀臒崆衅谂危瑓s因父親的要求而被迫背書,最終掃興而歸的經(jīng)歷。這一情節(jié)不僅讓讀者感同身受,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無情壓抑和束縛。
讀罷《朝花夕拾》,我深感魯迅先生筆下的每一個故事都飽含著深情與智慧。他通過對童年生活的回憶,不僅表達了對過往歲月的深深懷念,更寄托了對舊中國社會弊端的深刻批判與揭露。魯迅先生以筆為劍,犀利地剖析了封建社會的腐朽與黑暗,同時也展現(xiàn)了他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與執(zhí)著追求。
回顧自己的閱讀經(jīng)歷,我深刻體會到《朝花夕拾》不僅是一部珍貴的回憶錄,更是一部充滿智慧與力量的作品。它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舊中國的社會現(xiàn)實,也讓我更加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魯迅先生以他的文字喚醒了我對歷史的沉思與反思,也激發(fā)了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期待。
讓我們一同拾起魯迅先生記憶中的那些花瓣,細細品味其中的芬芳與韻味。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舊中國的弊端與不足,以更加堅定的步伐走向未來。為了中國更加強大、更加繁榮而奮斗吧!讓魯迅先生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
岳陽市第二中學(xué)678班 高景鈴
(指導(dǎo)老師:許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