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精品久久综合,精品国产a毛片,男人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岳陽網 >文化 >悅讀

岳陽家風故事:愛與傳承的力量
時間:2025-02-23 08:26:06 來源:岳陽日報特稿部

b92ad0b864a92c150ea88d44b0579df5.jpeg

□陳麗虹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它如同一盞明燈,照亮家庭成員前行的道路。在岳陽,一個個家庭用愛與責任,詮釋著家風的深刻內涵。他們的故事,溫暖人心,傳遞著社會正能量。


楊氏家族:從孝心樹到孝德歌,“孝善和” 家風代代傳

在云溪區云溪街道八一村牌樓組,有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他叫楊其凡,今年77歲,是明朝戶部尚書楊一鵬的第11代子孫。

楊其凡的家族,有著源遠流長的家訓——《楊氏十訓》,其中蘊含著“孝、善、和”三大傳統美德。相傳,楊一鵬心疼母親搓衣辛苦,親手栽下一棵皂角樹。歲月流轉,如今這棵孝心樹已枝繁葉茂,成為楊氏后人崇孝的象征。每年清明節,楊氏子孫都會懷著崇敬之心,祭拜這棵見證家族傳承的孝心樹。

為了讓家訓更加深入人心,楊其凡將《楊氏十訓》譜成《楊氏孝德歌》,刻成光碟,每天早7時和晚6時定時播放。他還組織開展“比勤奮”“評小孝星”“曬獎狀”“陪父母”等活動,讓孝道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在這樣的家風熏陶下,牌樓組人才輩出,改革開放以來,22戶人家培養出36名大學生、20多名黨員。

在“善”的踐行上,楊其凡同樣以身作則。退休回到老家后,他把尚書留下的箴言、詩詞刻成碑文,建起200米長的“孝”文化墻。他還十分注重保護環境,提出將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離。族人積極響應,將豬舍搬離生活區,利用山林圈養雞。不僅如此,族里還定下規矩:孩子出生栽“成長樹”,上大學栽“成才樹”,結婚栽“夫妻樹”,出嫁栽 “女兒樹”。楊其凡孫女楊茜出嫁時栽下“女兒樹”的場景,還曾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同一個故里、共一個家園,楊家人不分男女都信善,不分老小都行善。牌樓組現在是全省文明屋場、云溪區德育教育基地,曾接待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及省內外考察團60多次。

楊其凡深知“和”的重要性,他將“和”分為家庭和、家族和。在家庭內部,成立“道德理事會”,對違背傳統美德的行為進行道德評判,讓家庭關系更加和諧。在家族層面,成立生豬養殖公司,實現種苗、飼料、防疫、銷售“四統一”,走上循環經濟發展之路,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

楊其凡家中有3子2女,全家23口人。他始終堅持以家規正家風,以黨風帶家風。他的3個兒子都是國家干部,兒媳和女兒在財務崗位,他用家法為家人劃定底線,傳遞敬畏之心。近幾年,全家有35人次被市、區記功和嘉獎,還獲得全省“書香家庭”、岳陽市“最美家風家庭”、全國和全省“最美家庭獎”等榮譽,楊其凡個人被評為“湖南省首屆最美新鄉賢”。楊其凡用實際行動,讓楊氏“孝、善、和”的家風代代相傳,不僅影響著家族成員,也為社會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徐金娥家庭:以家風為墨,書寫公益人生

在汨羅市古培鎮課功村,徐金娥的家就像一個愛的源泉,源源不斷地向外播撒著溫暖與善良。

徐金娥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中共7兄妹,生活并不富裕,可父母的言傳身教卻為她的人生奠定了溫暖底色。

徐金娥回憶,過年時家中宰豬,父母總會割下幾塊肉送給困難鄰居。小小的她剛學會騎自行車,便自告奮勇去送肉。寒風中,她的小臉被吹得通紅,可心里卻滿是幫助他人的喜悅。父親常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有舍才有得,幫助別人也就是提升自己!”這些質樸的話語,如同種子,在徐金娥的心中生根發芽。此后,逢年過節看望老弱病殘,成了徐家雷打不動的傳統。

在這樣的家風熏陶下,徐金娥1984年便踏上了公益之路。那時的她充滿朝氣,將“助人為樂”當作人生夢想。她和親人、同學利用節假日,走進敬老院、五保戶家中,為老人們洗頭、洗澡、修剪指甲,陪他們聊天,讓老人們感受到家的溫暖。20世紀80年代末,徐金娥夫婦事業漸有起色,她的公益情懷愈發濃厚。然而,外界質疑聲也隨之而來,甚至揣測她做公益能撈到好處。但徐金娥不為所動,從2009年開始,她和朋友們先后注冊成立了不同類別的公益組織,2017年發起成立“汨羅市愛行天下扶貧助學志愿者協會”,2020年9月更名為“汨羅市愛行天下志愿者協會”,并擔任會長、黨支部書記和婦聯主席,一心只為將公益事業做得更規范、更長久。

多年來,徐金娥全身心投入公益。她帶領團隊捐助危重病患200多人次,幫扶困難家庭2300多戶,關愛幫扶殘疾留守兒童和事實孤兒10000多名,服務孤寡空巢、五保、殘疾老人3000多人,“一對一”資助寒門學子1352名,其中個人捐助68名,開展公益活動800多場次,攜手會員企業、愛心商家捐贈錢物600多萬元,團隊服務時間16萬多小時,她個人捐贈了300多萬元。

徐金娥的丈夫默默支持著她,每次公益活動前,總會提前幫她把車子加滿油,活動結束后,又默默地把旗子、隊服洗干凈,疊整齊放進她的后備廂。兒子和兒媳也積極參與公益,點對點幫扶困難群體,孫子和孫女一有時間就和奶奶一起參加志愿服務。一家人在公益之路上攜手同行,用愛詮釋著好家風的傳承。

徐金娥的付出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她榮獲“首屆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巾幗志愿服務十大感動人物”“全國最美志愿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省、市級諸多榮譽,2021年11月5日,還曾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這不僅是對她個人的肯定,更是對她所傳承和踐行的好家風的褒獎。徐金娥的家庭就像一盞明燈,用愛心照亮他人,用家風影響社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家庭的力量,也看到了公益的偉大與美好。

陳華家庭:以愛為筆,繪就家風長卷

在岳陽樓區年豐巷24號,陳華、妻子楊丹和女兒陳楊組成的三口之家,以“奉獻最美”為人生信條,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好家風的深刻內涵。

陳華是一位退伍不褪色的共產黨員,現任職于國家稅務總局岳陽市岳陽樓區稅務局。他雖已脫下軍裝,卻從未忘記軍人的使命,毅然投身公益事業。2011年,他克服重重困難,組建了岳陽藍天救援隊。自此,一場又一場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的生命救援開啟。

14年里,陳華帶領隊員們沖鋒在前,無論是云南魯甸地震,還是湖北監利“東方之星”客輪沉船救援,他們的身影總是出現在一個個危險的救援現場,累計參與救援200多次,救助群眾上千人,宣傳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超10萬人次,他們的事跡被眾多媒體報道,成為人們心中的 “最美逆行者”。

陳華說他的公益之路,離不開家人的默默支持。妻子楊丹平凡樸素,與陳華攜手走過30年。陳華將大部分工資投入到救援隊,一家人擠在狹小的房子里生活,但楊丹毫無怨言,獨自扛起家庭的重擔,操持家務、照顧老人、教育女兒,用柔弱的肩膀為陳華筑起了溫暖的大后方。她常說:“陳華是在做有意義的事,我們都理解他、支持他。”

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陳華的女兒陳楊從小就心懷善良與愛心。在南京林業大學攻讀研究生期間,她積極參與各類公益服務活動。2019年春節,陳楊將1萬元獎學金和1000元壓歲錢全部拿出,和父母一起走訪慰問了20戶困難家庭,那一刻,愛的種子在她心中生根發芽,綻放出溫暖的花朵。

陳華不僅投身救援,還時刻關注著社會安全隱患。他注意到中小學生溺水事故頻發的問題,便迅速招募組建急救專業講師隊伍,啟動 “防溺水知識進校園”項目,后來又將內容擴展至防災減災、防性侵等,讓更多的未成年人受益。針對患病老人出門容易迷路的狀況,他開啟“Love,愛帶你回家”黃手環項目,為特殊人群免費發放全球北斗定位黃手環,幫助眾多老人平安回家。為支持父親陳華的公益事業,2021年3月15日下午,陳楊和男友向岳陽市藍天救援隊捐贈愛心款項30萬元,用于全球北斗定位黃手環項目,為500個老年癡呆癥患者家庭免費配備定位手環。

陳華家庭以愛為筆,繪就了一幅最美家風長卷,成為社會正能量的傳遞者,激勵著更多人投身公益,傳承好家風。陳華家庭也獲得“全國最美家庭”榮譽,陳華個人榮獲“全國最美志愿者”“湖南好人”等稱號。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一個家庭的小愛能匯聚成社會的大愛,溫暖每一個角落。

岳卓群家庭:言傳身教,培育良好家風

在楓樹新村社區,岳卓群與妻子張貞南攜手相伴,生活里,他們相敬如賓,面對柴米油鹽的瑣碎日常,始終以理解包容相待。多年來,他們用愛與關懷經營家庭,獲得 “湖南省文明家庭” 稱號。

岳卓群和妻子都是退休教師,雖然年紀大了,但心里一直都對教育充滿熱情。岳卓群常說:“要培植良好家風,最主要的是言傳身教。”他一直跟兒女孫輩念叨“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儉以養德,博學修身”,讓孩子們從小就養成尊老愛幼、勤勞儉樸、重德修身、終身好學、積極向上的好習慣。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他們家的子女孫輩個個優秀,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

因為岳卓群家的孩子都很有出息,親戚朋友都很羨慕。多年來,與他聯系密切的親友有80多人,多是向他請教育兒良方。岳卓群也不藏著掖著,他會根據親友的家境及孩子特點,引導親友要因材施教,量力而行,要著眼于人格素質與知識技能的培養。在他們夫妻的帶動下,在親戚中也形成了“爭上游、爭貢獻”的好風氣。他家的子輩孫輩里,有在華南理工大學、武漢大學、上海財大、北京師大和中國航天科研工作的尖端人才,也有民營企業家,還有在農村養殖致富的。

岳卓群對學生的關愛在退休后也沒停過。退休前,他省吃儉用,資助貧困學生;退休后,他擔任多個社會職務,仍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他編寫了逾10萬字的家庭教育講座材料,為家長和青少年免費開講座,還自掏腰包買課外讀物當獎品,孩子們親切地稱他為“知心爺爺”。他組織青少年參與社會實踐,編寫演唱資料,和孩子們一起演唱,孩子們有問題都愛找他傾訴。

卓岳群和妻子還成立了“紅楓老年文化志愿服務隊”,自掏腰包購置文藝器材,自編自導節目,深入社區、學校等地免費演出。為宣傳黨的政策,他編寫了快板、三句半等節目,把黨的十九大、黨的二十大精神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大家。

岳卓群一家是出了名的熱心腸。鄰居廖先生家因帶孫子鬧矛盾,他多次上門調解,耐心傾聽、悉心勸導,讓家庭重歸和睦;鄰居郭女士鬧離婚,他和妻子分別與兩人長談,幫他們解開心結;小區裝防盜門,有鄰居不愿出錢,他先墊付再勸說。疫情時,他鼓勵兒媳抗疫,組織捐款,還在網上寫詩唱歌,為大家加油鼓勁。

現在,岳卓群還在社區開放大學幫忙,組織各種活動,義務給大家講課,他還是助殘協會黨支部書記,經常去幫助殘疾人家庭。他總說:“能幫別人一把是一把,這都是應該做的。”就像他詩中所寫“病體愿作光明燭,更舍晚睛護春花”,岳卓群一家用自己的愛心和行動,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岳老一家人,個個古道熱腸,樂善好施!”說起岳卓群家庭,了解他們的人無不豎起大拇指。


(編輯:李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浙江省| 嘉黎县| 哈密市| 舒兰市| 酒泉市| 台南县| 定州市| 大港区| 崇左市| 金华市| 涟源市| 安平县| 连城县| 简阳市| 呼和浩特市| 万安县| 瑞金市| 无极县| 江安县| 普安县| 贡山| 榆林市| 四会市| 安徽省| 晋中市| 新兴县| 万宁市| 海宁市| 太谷县| 英山县| 沁水县| 神农架林区| 蓬安县| 巴彦淖尔市| 西安市| 定州市| 八宿县| 拜城县| 水城县| 黔江区| 贵阳市|